科研 发表于: 2015-09-21 10:09 点击:807
2015年9月18日下午6时,第24期吉大法学“新锐”茶座在经信教学楼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成功举办。本期茶座由必赢76net线路、必赢76net线路理论法学研究中心、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,以“法律、公平感与认知”为研讨主题,主讲嘉宾为厦门大学必赢76net线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郭春镇老师。本期茶座由此次讲座由必赢76net线路、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李拥军老师主持,必赢76net线路理论必赢76net线路研究中心的候学宾老师、丰霏老师、刘小平老师以及部分必赢76net线路博士生、硕士生、本科生出席了本期茶座。
讲座的第一部分是“关于公平感的实验与案例”,郭老师提出“最后通牒”与“生育指标交易”两个实验案例,在座同学积极参与到郭老师的实验,仔细体会生活中一直被视为理所当然存在的“公平感”,实验过后,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:自发的新秩序为什么会形成?包括不确定性与风险厌恶、收入底线与分配公正、克里斯玛人的倡议、制度变迁后的双重逻辑、同窗逻辑与科层制逻辑。郭老师指出,规则的指定要注意公平感的设计,不能忽视大众的情绪
第二部分是“作为公平感的主管程序正义”,郭老师认为,从主观程序正义的“情”与“义”过渡到对法制的“信”与法治的“治”,人的控制能力、尊重感和感知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,在感知能力的提升环节中,裁判中应注意使用“薄”的法律,即在裁判说理中应该少说专业的法律知识,而将基本的法律价值观贯穿其中,让大众能够感受体会公平感。
第三部分是主观程序正义的建构。郭老师提出主观程序正义应当满足“中立与控制感”、“被倾听与尊重感”,而如何提高提高主观程序正义能力可以通过经验的方式予以验证。他提出能否以教育来提高程序感。
第四部分是未来研究公平感的可能方向。这是最精彩的部分,郭老师为大家展示了认知科学在法学中的应用,并告诉大家在美国和西欧,掀起了一股强劲的“认知神经科学”之风,由此形成了一个看似松散、实则有共同研究旨趣和近似研究方法的学派——“法律与认知神经科学”,这是一个充满广阔前景并富有活力的天地,并指出认知神经科学为法学研究方法带来了新鲜的血液。
讲座结束后,同学们踊跃提问,郭老师耐心解答了大家的问题。
最后,李拥军教授小结点评。他认为,郭老师的此次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清新的空气,当下国内法学最激烈的交锋——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之争,其实就是法学研究方法之争。拥军教授提出法学研究应该研究具体问题,联系生活来研究,跨学科研究。研究不一定要开垦“处女地”,而是可以将几种方法或者观念整合联系起来,形成方法和角度的创新。
讲座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附件: